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情绪焦虑是导致学习低效能的重要因素——从控制情绪反应入手改变学科智能的研究实例

作者: admin 新闻来源: 中国心理网应用技术专栏 发布时间: 2013-02-01
[临床实例6-8·她找到了从27分到98分的杠杆解]

 

1998至1999年期间,笔者把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和方法进行了首次实验性集体培训,当时的实验培训对象只有8人,其中有5名鞍师的师范大学生和3名教师。当时有一名实验培训学员——化学系的曲晓慧同学,因为用一种控制情绪反射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一名学习障碍学生的问题,而获得了省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九·五’期间心理学临床新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

 

㈠ 被试与问题表现

 

该项跟踪研究的被试学生徐某,女,16岁,是鞍山市某中学三年级学生。当大学生心理咨询员刚接触该生时,家长和本人提出的首要问题都是说该生物理学习严重困难,最近一次物理考试只得了27分。而该生却是努力学习的学生,并且曾经在班里是学习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班级按照成绩排座位,该生曾经排在第三排的好位置。由于某次考试成绩下降,老师把她的座位向后窜了一排,到第四排。该班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励她:“重视物理”,别骄傲!

 

该生因为向后排窜座位一事导致的消极情绪,一上物理课或见到物理教师都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过一段时间以后,该生对这件事似乎确实已经“消了气”,不那么在乎了,可是却出现了一上物理课就心情沉重,容易疲劳的现象。在下一次考试到来时,她的物理成绩又下降了。于是,老师又把她的座位向后窜了一排。她的情绪更低落了,成绩不但没有因此而返回,反倒更下降了。终于有一天,她的座位被窜到了班级最后一排;她的考试成绩也降到了班级最低分——27分。

 

早在她的成绩未滑到27分之前,就在她的学习成绩节节下降期间,学生家长就已经采取了种种认为可能有效的措施,但无效果。

 

㈡大学生心理咨询员的诊断

 

当大学生心理咨询员以家庭教师的身份接过辅导该生的任务时,首先检查被试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她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都学会了,只是一到解题时就糊涂。从学习态度上看,发现被试学生已经极度厌烦学习物理,才导致一系列连锁的在系统中不断放大的恶性循环式的消极情绪反应。

 

随后,心理咨询员做被试学生的辅导工作,用事实让她懂得:她的物理成绩差不是由于智力造成的,而是情绪反应因素所致。表现为在解决问题时,由于消极情绪反射原因使那些本来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不能及时提取出来。

 

为了验证这种假设,研究者和她一起分析刚刚考了27分的试卷,从头到尾又做了一遍。咨询员一道题一道题地让她重做一遍,不会时,就稍作提示。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出现了——被试竟然把这张试卷上的题全做对了。比如说其中的一道计算题,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与一个电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已知电阻两端电压为U,求电阻消耗的电功率?解此题需要用到公式 P=W/t的变式公式── P=U2/R。P=W/t 是她记得非常牢的一个公式, 她却无法想到变式后是什么样子,所以做不出来。经稍加暗示,她便恍然大悟。

 

从后天学习基础知识角度,最后咨询员认为该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很接近班级物理学习的优秀生,只要再找到与优秀生之间在知识表征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少量的辅导与练习,便可以在短期内大大提高其学习物理的能力状态,消除她认为自己“缺乏学习物理脑细胞”的错误自我评价。因此,在解题高频出现的关键性知识自动化提取程度方面;在重要的基本知识与物理题情境的条件化训练等方面,适当地进行了一些有针对的练习。一个月后的下次月考中,被试在的物理卷答了98分(100分满分),名次一跃进入了前十名。

 

在回顾总结这一个案跟踪研究时,人们才注意到使被试学生学习能力产生飞跃的真正的杠杆解、关键变量——被试情绪的变化。

 

㈢ 被试在接受辅导过程中的情绪变量

 

1999年10月12日,实施该项实验研究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员应邀出席了省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在医巫闾山风景区举行学术年会。曲晓慧同学在脱稿讲事情的经过时,与会专家们才听出了她论文中没有重点写的内容——情绪变量的作用。与会者一致认为她对被试的知识结构检查和辅导都是正确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智力观,学生也不会对自己有信心和产生情绪兴奋。但是,如果仅仅是学科智力方面的辅导,也还远远不至于导致该学生成绩提高如此之快。该学生在第一次辅导之后的积极情绪状态在后来的辅导中不停地增强循环,作用不断地放大,这也是使她在如此短时间内物理成绩迅速上升的首要因素。

 

在第一次辅导时,老师把一张她仅答了27分的试卷给她重答,没有压力,没有不良情绪刺激,心情平静的情况下,使她在紧张、消沉情绪下不会的题变得容易会答,这是常有的事。因为从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的启示中我们也可以想到不同情绪状态的人,其生理状态也不同的,这就是后来人们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的:当情绪高亢、兴奋时,体内促进脑细胞活动的激素分沁增强,大脑细胞变得比平时活跃、敏捷。在这种情况下,平时想不起来的知识现在能够想起来,这是导致她解题能力高于平时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被试在考试时的消极情绪导致她本来可以提取出来的知识提取不出来。这就是她大脑中形成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每当她面对物理教师、物理课、物理作业、物理习题或试题时,都会在其大脑中自动地产生一个条件性情绪反应,这种反应是往昔因考试成绩下降受到向后排窜座位处罚的种种不愉快情绪的迁移。由于这种情绪迁移,导致其一到上物理课时,便自动化地产生条件性情绪反应,消极情绪抑制大脑细胞的活跃与敏捷;于是,导致其物理学习的低能现象,并且导致下一次考试成绩更糟;接着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再向后排窜座位;于是,导致其情绪更进一步地向下消沉、焦虑,又导致更进一步导致其学习物理和物理考试时大脑细胞的消极情绪抑制;……这样一来,一个消极情绪反应与物理学习成绩下降的增强循环产生并且不断地循环起来。

 

被试并未经过任何心理训练治疗便解决了物理学习低能问题。这应该归功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找到并且利用了杠杆解——让积极情绪与物理学习心态之间形成良性的增强循环回路。从第一次接触帮助她分析那份只得了27分的物理试卷时起,被试便进入了积极情绪与物理学习高能状态之间的良性循环回路:首先,咨询员老师态度和智力观使她高兴,有了成功的希望——但愿自己真的不是天生学习不好物理的人。拿来试卷一试,果然这道题是自己应该会解的,只是由于当时紧张或草率、轻易地放弃而未能解题成功。于是,她为局部成功对自己学习物理能力的证实而兴奋起来。接着下一道题也是如此,再下一道题还是如此,……几乎每一道题都是如此,于是,在她看来可以证明自己不是学习不了物理,所以更进一步地高兴起来,……没想到这份试卷的每一道题都是自己可以做上来的,高兴再度加强。第二天再上物理课时,发现心情比往日轻松,于是,更是高兴;这节课听懂的内容多,态度也发生变化,回答问题也明显好于往日;由于表现出好于往日的物理学习能力状态,所以得到老师的肯定,于是,对老师的态度和对待物理课的态度,都明显地改变……,坐座也一点一点地从后面窜回了前排,从此,良性循环开始了。

 

在这个案例分析中,有一个明确的理论假设:储存在人们大脑中的各项知识都同时附着一种与之伴随并自动实现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如果一个知识所伴随的是消极的情绪反应体验,那么在其思维时该知识被自动提取的可能性小,速度慢,在大脑中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在思维时被用上的机会较低。就这件案例来说,该生从认为自己学不好物理到成绩下降,再到座位向后调这一系列的外部事件引起的生理低潮状态,又因为情绪是对生理状态的感觉,所以情绪也随之低落,此时大脑的长时记忆能力和解物理题时的短时记忆容量都在身心共同作用下进入低能状态。基于这一原理,学习心理咨询员还在为她选练习题时,注意先选一些难度低的题,或者貌似很难其实不难的题,使她稍做努力便豁然开朗,很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自信,以进一步推动这种刚刚出现的良性循环回路。

 

 

 

          摘自金洪源著《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第六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信箱:13390021338@163.com
顶(17) 查看评论(0) 点击:6655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