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浴火20天,重生在大连(上)

作者: 晨曦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4-07

——元认知干预技术成功把重度抑郁症、上学恐惧症的大学生塑造成阳光、积极的有志青年

高中三年焦虑,大一新生报到时爆发,两个月发展为中重度抑郁。休学、吃药、心理咨询无效。踏破铁鞋找到元认知,20天孩子心头终见光明。

陪行家长这样评价元认知——

要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能科学地看清人类的心理,而能看清人类心理的前提是要持有科学的心理观,元认知干预技术在科学心理观的指导下看清了人类的心理,并提出了新潜意识观,发现了“条件性情绪反应”是心理障碍、灵感、性格及天才形成的核心因素,而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本质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修正,所以人类的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这一心理规律的伟大发现,让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心理学界可以比肩诺贝尔成就。

技术操作虽然简单易行,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神奇得令人惊叹。无疑,元认知干预技术应该是解决人类心理问题的杠杆解。

 

启程大连,希望之旅

五月中下旬,我带着孩子来到大连庄河,找到庄河高中的任丹老师做了20天的咨询。咨询结束后,孩子在总结里写到:“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准备为我的大学学业做一次最后的‘垂死挣扎’。从第一次临床暗示训练开始,我就惊奇地发现我的症状在急速减轻,逐步消除,而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至今想来,我还是觉得这门技术非常神奇,它拯救了我的学业,也拯救了我的未来。“元认知干预技术真的给了我一个奇迹。”

“奇迹”不仅仅是症状的解除,离开大连回来后还在不断涌现。

回家一个月来,继续打工。在打工早出晚归的间隙,每天坚持做放松训练,坚持一小时的运动, 学习王云峰老师的《揭开潜意识的奥秘》、《学科学习辅导与元认知智慧》。

开始正式减肥。十多天只能吃鸡蛋和牛肉,这对于对食物无限热爱的他来说,去大连之前想都不敢想,可辅导回来后孩子居然坚持了下来,而且没有任何消级情绪,表现出从未见过的自律和乐观。

长达十多年的咬手习惯,曾经用过各钟办法都没能改掉,现在奇迹般地没有了。

五、六年的抖腿毛病,被提醒、批评过无数次,现在也基本上见不到了。

近一年多的睡眠问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了印证一下辅导效果,七月初孩子回到了已休学七个多月的大学,进入所有刺激点作了亲身体验,他说:“每进入一处刺激点时都是如此轻松、愉快、自信。”到达最强刺激点——大学军训基地时,他兴奋地给任老师发微信说:“元认知技术再次展现了它的神奇之处,辅导中输入在大脑中的程序真正成为了优势兴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恐惧了,我一定能够一往无前,克服一切困难!”

曾经的那个有目标、有追求、阳光、乐观、幽默的孩子又回来了。孩子的心和我们的家,就如冬天的早晨,拉开窗帘,阳光一点一点地照进来,整个屋子开始变得敞亮和温暖起来。

这束光,就是元认知之光。

 

山重水复,艰难寻找

现在回想起来,孩子焦虑情绪应该说有三年多了,高一先是转学,后来休学,高二分到重点班后又要求调出,高三每晚回家后要通过手机游戏才能勉强支撑完成高考。由于没有经验,父母都没有足够重视。大学新生报到时焦虑情绪爆发,各种症状表现出来,第三天就要求退学。退出了正在进行的军训,回到了刚离开了几天的家。孩子回来后,我在网上找到河南一家咨询机构,以罕见的高价做了两次咨询,当咨询师提出要孩子留下来至少一个月时,孩子不能接受,鼓起勇气说:“不就上个大学吗,有什么可怕的?”他从理智上说服了自己,但几天后回到学校,一进校门就开始难受、痛苦。孩子为了不给父母压力,勉强留了下来。每晚失眠,没办法学习,对什么都无兴趣,对自己深深的无奈,对前途感到无路可走的绝望,以至发展为中重度抑郁,通过暴饮暴食,沉迷游戏来麻痹自己,两个月后不得不休学。

休学后,边吃药,边找当地最有名的心理咨询师做咨询。孩子每天锻炼,帮父母做点家务,与放寒假回来的同学外出旅游,年后外出打工。他尽一切努力自救,父母也尽一切努力提供条件帮助他。但半年过去了,咨询也进行了60多次,直到去大连之前,还是一想到上学就难受和痛苦。当复学日期一天天逼近时,孩子内心的煎熬难以形容。

我在网上搜索有关抑郁症资料时,进入一个叫“渡过”的抑郁症群,在群里有人提到元认知干预技术,于是请人拉进“星火元认知群”。看到群里的一些分享,我搜到元认知干预技术网站,读到了刘野抑郁症治愈等案例,内心称奇,买来元认知干预技术的书籍阅读,被“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等原理深深吸引,感觉孩子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是条件性情绪反应。于是,连忙预约大连研究所,被告知至少半年后才轮得上,这更让我相信了技术的可靠性。春节后三月份,再次询问大连研究所咨询日期时,被告知可能十月之后或者年底才能排到,可孩子八月份就要复学,我开始另想办法。在学习“星火”群里的一些资料时了解到了研修生任丹老师,在网上看到任丹老师在多个重要心理学会议上作主题报告发言,于是求助“星火”群群主刘野老师。大爱的刘野老师征得了任老师同意后给了我联系方式。在我的热切要求下,任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同意了我的咨询请求。虽然咨询需要二、三个月的等待,但我们的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

 

柳暗花明 破茧重生

在咨询准备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自学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四本书籍,也学习大量的音频和视频资料。然后一步一步让孩子了解元认知。对心理咨询失望至绝望的孩子,他对元认知的接受一直出于不想再让妈妈伤心的心理,不反对,但也不主动。4月下旬,我和他去成都听金老师的地面课,但由于以往的心理咨询留下的阴影,使他对金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天才生”、“乖孩子”等理念没能全面理解,不能接受,因此没有好好地听课,提前离开了。这次听课不仅对元认知干预技术没有更好地接纳,反而产生了抵触。这给后来的咨询带来了影响。另外,由于被症状控制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问题都在咨询中逐渐暴露出来。20天的咨询一波三折,艰难曲折。

“未来不用打算,打算了也没有用。”

到大连后,任丹老师第一次咨询做诊断时,孩子突然说“我并没有想上大学,也不知道以后干什么。”“未来不用打算,打算了也没有用。”“我不认为学习有什么重要的。”孩子这种不愿配合的表现让任老师和我顿感诧异。来大连前,孩子从没有表露过这样的想法,反而透露的是想继续读大学,但想起大学就痛苦和恐惧,不去又觉得人生无望。任老师非常有经验,立即转移了话题。晚上跟我反复沟通后,确认他是症状控制下的表现,因为高焦虑情绪下做什么都困难,所以不敢有理想不敢去努力,也有可能有妈妈在场,他不敢说真话,说了做不到更加有压力。任老师立即调整了咨询方案,第二天跟他单独做咨询。

为了让孩子更加信任技术,老师结合以往成功案例讲解了元认知干预技术主要原理,并用原理对孩子的各种症状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同时进行相应的认知辅导。为此,老师精心准备了一些经典故事,个人经历,甚至去电影院看了孩子刚看过的电影,来引导他积极的情绪和认知。孩子逐渐认可了技术的科学性和老师的辅导能力,表示愿意配合咨询。

第四次咨询准备做放松训练了,可在设计情感组织者时,孩子一句“我想不起有什么开心的事”又陷入僵局,当孩子表达对过往诸多不满时,坐在一旁的我指责他的负性思维太大,他突然站起身离开了咨询室,咨询不得不停止。

任老师说,如果没有动力、目标,且害怕困难,即使消除了症状,回到刺激点后遇到新的问题,依然会复发。老师提出,孩子必须找到自己的目标、动力。这一天半时间里,任老师不断地指导我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

老师的指点给了我信心。在停止咨询的一天半时间里,我与孩子进行了两次严肃认真的谈话。我告诉他,元认知干预技术能帮助你解决“想要不敢要,想放放不下,想学学不进”的问题,但你不敢要,不去放,不想学时,技术是帮不了你的。现在你究竟要不要上大学,要不要做一个敢于克服困难,勇敢坚强的人,你自己冷静地想好,再作选择。但妈妈想告诉你的是,今天你一旦放弃,以后可能再没有摆脱痛苦的机会了。起初孩子出于内疚或无柰答应继续咨询,但我观察到孩子的勉强,又跟他交流上大学与不上大学的区别,孩子终于被“做一个有尊严且体面的人”这句话所触动,愿意将这作为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将“完成大学学业”作为一个具体的目标。

“你们是不是要把我变成你们想要的人?”

咨询得以继续进行。但经验丰富的任老师并没有直接干预上学恐惧,前三次放松让他体验的是放松后的学习情绪和效率,孩子之前对高数的那种厌烦、效率低下在放松训练后立刻转变为神清气爽,轻松,愉快,注意力集中,效率高的学习状态,于是他心里开始逐渐接受了元认知干预技术,并更加增强了好起来的信心。

当要进入上学恐惧各个刺激点的干预时,需要对孩子的性格短板同时进行干预。老师在对孩子进行认知调整时,一步步引导他做一个坚强、勇敢、积极上进、宽容大度、懂得感恩的人。孩子起初是接受的,可当孩子有两次看到我与老师有较长时间的单独交谈,回到宾馆后突然对我说:“元认知干预技术是不是要把我们都变成一样的人?那我们还会有个性和棱角了吗?”并且质问我:“你是不是要把我变成你想要的那种孩子?”

当时很晚了,我不得不再次跟任老师微信反馈新情况,老师坚定地让我转告他:“不是要把你们变成我们想要的、一样的人,而是可以把你们变成具有共同的优秀性格和正确价值观的人,这样你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有能力,有胆量去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人。

孩子这才豁然开朗,认知调整开始变得顺畅起来。

“别跟我提‘刻苦’,‘勤奋’这几个词。”

孩子小学、初中一直是个上进且优秀的孩子,也许太过于顺利,在高中阶段几次曲折经历中,由于没有勇敢,坚韧的性格作支撑,让他产生了“努力了就会有更大的不幸。”“越优秀越痛苦”的错误看法,对“努力”、“勤奋”、“刻苦”这样的词很排斥,一直称自己是个享受和安逸型的人。

前一阶段的干预,老师根本不提这几个词,避免产生阻抗,影响好不容易形成的顺畅局面。可当孩子的最强刺激点干预成功后,我开始着急了,如果孩子不具有努力、勤奋学习的态度,完成重点工科大学学业也是有难度的。任老师似乎成竹在胸,说,寻找机会,机会到了,自然有办法了。在一次认知辅导时,老师突然对孩子说:“我发现你就是一个努力、勤奋的人。”孩子连忙否认。老师显然有备而来,列举他小学、初中阶段的种种优秀表现,列举他这一段咨询过程中每天坚持运动、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然后坚定地告诉他:“这就是努力,这就是勤奋!你就是一个努力勤奋的人!”然后老师针对孩子之前在辅导中对“勤奋、努力”错误的认知进行了澄清。(在孩子心中,妈妈就是一个努力、勤奋的人,但妈妈一直努力工作很少享受生活,而且在妈妈面前,孩子怎么努力也经常被说成不够努力,不够勤奋,所以孩子不喜欢做妈妈那样的人。另外,高二时,孩子进入重点班已表现出学习障碍的症状了,看到周围的同学都争分夺秒埋头苦学时,他感到那个环境很压抑,讨厌做那样的人)。老师举例讲述努力、勤奋的意思:为实现目标竭尽所能,但同时张弛有度,工作、学习时竭尽全力,休息放松时会享受生活……。孩子的表情开始松弛下来,老师又说:“你之所以认为你不是一个努力勤奋的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三年多来你被症状控制,没有力量去做到,不是你不想做到。”孩子连连点头。

当天晚上临睡时孩子跟我说:“其实我骨子里是不甘于现状,不甘于平庸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情感组织者设计中,孩子对做一个努力、勤奋的人再不拒绝,欣然把追求成功、卓越作为自己的目标,把拼搏、奋斗作为自己实现目标必须具备的行为了。

元认知专家们一直强调,症状干预是容易的,最难的是认知调整,是性格或人格的提升。特别是对年过十八,青春期基本完成的孩子,价值观都已经初步形成,又在治疗的路途上走了很多弯路,在短短的一、二十天时间里改变更是难上再难,但元认知干预技术做到了,我在自己孩子身上也看到了。

顶(2) 查看评论(0) 点击:10108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