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小学生的过敏性厌学反应与童年经验

作者: admin 新闻来源: 中国心理网应用技术专栏 发布时间: 2013-02-01

        在后来对各种学习心理障碍学生进行临床处理实践中,我们渐渐地承认和概括出这样的事实:有过某种童年情绪挫折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形成与童年情绪相关的心理障碍。如果用学习理论解释,就是一个人的早期情绪经验的同化(或迁移)效应。认知结构同化论将这种迁移作用称作同化学习,把其大脑中原有的那组知识称作原有知识固定点。这种同化学习效应用于情绪迁移,更容易看出其中的联系。

 

[临床实例7-3·宋某早期形成的潜意识厌学行为]

 

    宋某,男,初中二年级学生。该生身高体健,性格开朗,精神饱满并情绪乐观。凡是熟悉他的人都说这孩子身心健康方面无可挑剔。就是这样一个身心健康得让人羡慕的初中生,上课从来不能专心听讲,每到上自习写作业时,总是连十分钟都坐不住,便频频地动来动去,一会儿出来请假说要上厕所,一会儿说要喝水,一会儿摆弄东西,一会打扰别人,……。每天晚上写作业时,只要一看见桌面上闪烁的日光灯的光时,便开始感到心慌,“两个肩膀像似要掉下来了似的难受”,肩膀总是不停地动来动去;到了上自习时,总觉得屋里的空气就像不够用似地,要经常地大口地喘气才心里好受一点点;刚写上一会作业,就感觉两肩沉重,背部肌肉酸痛,胸里像要炸开了似地让人受不了,总想大叫一通。

 

    从宋某的身上,我们找不到直接触发他厌学反应形成的原因。上三年级时,有一次一位邻居家的小舅舅买了一台新摩托车,告诉他放学早点回来,要带上他到市外河边去兜风。他这一天就盼早点放学,以至于还没写完作业就背上书包和人家写完作业的学生一起往校外溜。不料事情败露,被老师喊了回来,坐在教室里补作业。不但要写完当天漏掉的两三道题,还要罚他做五道题。他越是着急越写得慢,光慢还好办,更可恶的是他越是急于快点写完作业,越是不停地写错。老师非常负责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等待着他。写完几道题让老师一看又不对!又撕掉这一页重新写起。这时,他突然要上厕所,尿憋不住了。以后还养成了一写作业出错就得上厕所的习惯。同时还伴随着作业一多,就着急、恐慌、频频出错、肌肉酸痛和尿急反应。

 

    他小时两周岁就开始学习汉字了,四岁开始写汉字和算算术。每当妈妈下了班就检查他学的字忘了没有。他每天都盼妈妈早点回家,妈妈每天回来都带回好吃的东西。他盼望了一天了,妈妈总算回来了,他急着要吃妈妈给买来的东西,而妈妈则一定要先检查作业。一开始还行,他总是受表扬。后来在出过两次错误之后,妈妈的态度渐渐地严厉起来,经常说他的作业这不对,那不对,“尽唬弄洋鬼子”。每逢这时,他都要在母亲面前站得直直地等待挨训斥。

 

再后来,他就不再盼望妈妈下班了;冬天里,每当姥姥找开电灯时,他总是一下子什么也不想玩了,变得没有精神。因为妈妈要回来了。再后来,每当妈妈训斥他时,他总是要上厕所,妈妈说他故意装的。

 

在宋某早期的经历中,妈妈对他学习的过分严厉和苛刻要求,使他已经形成了恐惧自习的情绪挫折。这个心理障碍的引发条件是在妈妈下班后检查作业时才发作。自从宋上了小学,就再没有这个条件了。因为老师的做法是让孩子们在学校完成作业,由老师在学校里判作业。这样,宋就失去了发作早期形成的自习恐惧反应的条件。从此,这个心理障碍就逐渐自行消退,或者没有机会表现了。可是,由于一次偶然的阴差阳错,妈妈竟然又到学校来监督宋写作业来了。早期的情绪挫折被引发,教室环境又成了引发恐惧写作业情绪的新的条件刺激物。以后,宋某天天放学就在这个教室里写作业,于是,他的早期情绪挫折由家庭环境迁移到学校。

 

    我们把宋某厌学行为的形成作为一种类型,旨在强调早期情绪经验与当前情绪体验的同化学习关系。其实,影响到学生厌学行为形成的童年经验有各种各样,其中许多人的早期情绪挫折经验与其后来的学习活动并不直接相干。

 

 

 

摘自金洪源著《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第七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值班信箱:13390021338@163.com

顶(21) 查看评论(0) 点击:5802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