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第二疗程后的反思与总结

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5-10

 

这是我第二次来大连元认知研究所做咨询,相比上一次,我的症状及症状思维明显淡化,心理基础有所发展。在此,向热心给予我技术支持和理解的邱老师,以及帮助我度过困难时期的亲人朋友们致以真挚的谢意!

在这里,我要将对我影响较大的“元认知”原理以我的理解角度阐述一二,观点多含拙见,请海涵指教。

【一】

在经历半年左右的“混乱”后,我才正式结识了“元认知”技术。其实,在几周前我便已经对该技术略有了解,只是陷入自己的“症状思维”,拒绝向外界求助。直至我的症状恶化并逐渐失控,我才突破症状,开始接触“元认知”。据我分析,只有能够深入一个人性格和灵魂的客观心理学体系才能解决我的问题,“元认知”当为首选,而非乱投医的盲动。

早前,为了解决我初三时的心理问题,在接受其他心理治疗的同时,我就已经开始自己探索适合于我的解决方案。我擅长思辨,于是,用思维控制行为成了我的初级方法,有一定效果,但使我劳累不堪。接触“元认知”后,我触动最大的便是其“调节情绪以控制思维和行为”和“S——E——R {C——A}”原理,这也开启了我心理发展的革新。思维固然能带动思维、行为,但思维的产生由谁决定,我不曾想到。是情绪,这是“元认知”技术干预的核心和前提,也是所有唯物者都不可否认的“R-反应”的源头。我们做一切事,倘若无良好情绪支撑,再强的意志也会内部垮塌;相反,情投意合,人心高亢。正是刷新了这个理念,我在调节时才避免了许多阻碍和疲惫。凡是遇到问题,现做深呼吸或小放松缓解情绪,事态顿觉明朗,思路更为清晰。在针对我个性化问题的治疗中,长时间的放松训练通过肌肉紧弛分泌内啡肽维持情绪稳定,使我的程序性知识的植入更加轻松、自然。在大连的日子里,每天的有氧运动大大降低我的基础焦虑,是我的情绪保持积极稳定,认真配合治疗。

总之,“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情绪稳定了,状态趋好;状态好转了,循环方运行自如。

【二】

循环一词,是我在转动健身器转盘时偶然想到的。任何事都可以在循环中上升、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心理系统也是如此。“元认知”的“复杂系统增强循环”原理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解释:小的因素,如:场景、人物甚至潜意识等,在无意中累加、放大,最后形成了巨大而复杂的心理影响效应。“积土成山”,小小的因素如同细微的泥土零星堆积,久而久之,一座心理大山巍然耸立,难以撼动。最后,在一两次小的相关刺激下,大地震动,心理疾病就这样悄然形成,从此“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既然心理疾病的形成过程已然明了,“元认知”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谓“复杂系统增强循环”原理,简单说,就是将心理影响形成的过程进行加工,在正确三观的基础上植入正确知识性程序,并通过放松训练等方式渗透入潜意识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性格化、自动化。

我的问题,大多数是根深蒂固的“残余旧势”,唯有我的认知、性格乃至潜意识彻底转变,我的心病才会痊愈。于是,我选择“元认知”技术对症下药。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高效的,是中药的“祛根”疗法。人们不仅可以用以解决问题、制定计划,还可以培养监督自己的监控系统:“元认知”。

【三】

元认知”,在老妈第一次提到这个名词时,我就大致说出了它的大意:一个凌驾于一切心理活动之上的理性监控系统。我善于思辨,因此我时常反复权衡,而其商讨结果又需要第三方来裁断,我便拟造出一个绝对公平理性的“裁判”,这就是我的“元认知”的雏形。就如比赛需要裁判、社会需要法律,我们的心理也需要一个理性客观的监控系统,来监督我们的心理、行为,调控我们的情绪和反应。“元”就好比方程中的自变量,它的定义域关乎到心理函数的增减。

为什么一定要建立理性监控系统?倘若任由情绪摆布,或忽视危机潜伏,我们岂不成了心理的奴隶?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早已习惯了向大众化的目标前进,而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可曾予以省察?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强弱,就体现在其能否正视自己的问题,主动解决。这是当代心理学的盲区,更是“零零后”所急缺的必要基本能力!监控系统之理性,就在于其直面灵魂深处,与深渊底部直接会谈。很多人将此视为隐私,但是,如此隐私竟达到连自己都不能触及的程度,我们有权质疑其合理性;倘若为其百般辩护、刻意隐藏,那么其人格也会随之模糊。“元认知”只是个名字,不同的人有属于自己的方法去监控、分析。但无论如何,“”是核心,是人类生存发展至今的根本要素:自我

【四】

条件性情绪反应”原理S——E——R”所塑造的典型。其运作过程在理性监控下既需要优势兴奋和情绪的配合,有必须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这使得看似“一边倒”的名字合情合理。在生活的不断积累中,我们逐渐对不同事物建立了不同认知,也形成了相应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建立可能是有意而为,但多数情况是无意识的、偶然并悄然的,就像刚吃过羊肉就跑到外面去,弄得一嘴膻味,便开始讨厌羊肉味一样,个人观念不同,条件各异,“羊肉”不变,情绪万千。我的症状中有很多正是无意中建立起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所以,程序植入成为根治我病症的良药。而要想根治病症,首要“切除”的就是“症状思维”。

【五】

症状思维”,这种看似合理的思维时常会困扰我,阻碍我的治疗。在接触“元认知”以前,几乎所有的治疗都因“症状思维”而功亏一篑。顾名思义,“症状思维”是思维,但它是有错误的观念或消极的情绪衍生出来的,结合前面提到过的原理,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容易陷入其中。但是,如何辨认“症状思维”,在此,我斗胆提出两个典型,望考虑指点。

一:一些思维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任何时候出现,它们常常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鼓吹治疗无用,并列举你的种种缺点,一口咬定你不是“这块料”,倘若你拒绝执行它的“方案”,它便对你大肆淫威,攻击你的一切弱点,直至你崩溃麻木。但凡具有上述任一特征的,我叫它做“人贩子思维”。

二:在遇到困难时,会有这种思维出现,它们“死猪不怕开水烫”,滚刀肉般的刀枪不入,又蜘蛛网似的死缠烂打。你若开口,它们便一万种天马行空的借口阻挠你的治疗。因此,我称之为“流氓思维”。

对于症状思维”,于其争论等于浪费时间,“元认知”做的绝:“一念放下”。再巧舌如簧的罪犯也敌不过死刑的制裁,“一念放下”,这个神秘的宗教用语如今可以被用于方方面面。遇到“症状思维”的纠缠,立刻通过理性监控系统认识到其本质,通过深呼吸、小放松等方式,在情绪稳定的基础上告诉自己:这是“症状思维”,我要“一念放下”。如此暗示,反复强化,是“元认知”真正落实各处,防患未然。

【六】

在此,我想补充一些干预期的经验,情况相似的朋友可以些许借助。

⑴ 在干预期间,由于程序语言针对症状较为明显,在讨论或放松训练中可能会引起情绪波动。这是极其正常的现象,但是要做好运动以及其他降低基础焦虑的准备,努力维持情绪稳定,相信“元认知”技术的功效,积极配合,主动思考。

⑵ 在干预期间,内心的急切感可能会增强,这也正常。在饱受症状折磨后,谁都想快点好起来。但是,试想一下:症状的形成用时多久?自己接触“元认知”多久?投入与产出终将平衡,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人同社会一样曲折前行,千万不要被恐惧侵蚀,被异论淹没,只要不放弃,在此期间所受的一切挫折都只不过是暂时的,就如同冬天万物凋零,但春天迟早会来。

⑶ 在干预后期或结束干预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会经历一段因人而异的“过渡期”,其总体表现是:迷茫、浮躁、孤独。不要慌,你的种种症状已经弱化,你的思维拥有了更多发展空间,进入到全新的领域。你会不知所措,因为旧模式不在影响你了,而新模式尚未成型,导致你感到一切熟悉又陌生,。同时,内心的空档和未知使你自己无法了解自己,随之认为别人也不了解自己,于是便容易感到孤独、无助。但是,请注意:你的冬天已然过去,是时候静下心来大干一场了,要以十足的信心投入生活,在实践中重塑自我。

⑷ 千万不要着急!!! 一急生百欲,层层遮眼;一欲生百怨,事事烦心。“实事求是”的说法用在哪都是真理,“稳扎稳打、缓中向好”,切忌操之过急,以致南辕北辙。

总之,心理治疗是文火煨出来的,需要相当大的耐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这其中当然离不了技术的支撑和理解关怀,更重要的是个人的不懈努力。我敢放言:在任何形式的治疗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占比至少为95﹪

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没有人能消灭他!

至此,我再次感谢那些在困境中给我希望的人,同时真切希望像“元认知”这样的科学心理学可以像普通话一样普及,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攻克现代人的“精神绥靖区”!

顶(6) 查看评论(0) 点击:7448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