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一例儿童情绪障碍的元认知心理干预

作者: 杜英萍 新闻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第8期21页 发布时间: 2017-05-10

[摘要]  本案例采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一名患有儿童情绪障碍的来访者进行心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干预后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经过为期8天的8次临床干预,症状已基本消除,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标准分为42,达到正常值。本案例表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治疗儿童情绪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儿童情绪障碍;情感组织者;元认知干预

 

儿童情绪障碍是一组特发于儿童少年期,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表现为焦虑或恐惧情绪的精神障碍。据国内调查数据显示,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7%,女性多于男性,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治疗原则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使用小剂量抗焦虑药或抗抑郁剂[1]。

本案例在无药物配合治疗的情况下,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一名患有儿童情绪障碍的初中生进行心理干预,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来访者情况  小玉(化名),女,15岁,独生子女,读初中三年级。初次来访时间是2012年6月3日。母孕期体健,足月顺产,生长发育无明显异常,一直由父母抚养长大。性格内向,人际关系良好,小学学习成绩优秀,初中开始成绩下降。从上初一开始,每到周一就说头晕,家人曾带她到医院做过心脏彩超检查,并无明显异常。来访者自称自初一开始经常感到“压抑”,有时会有一阵心慌、胸闷感。来访者擅长画画,一有空就会看些漫画书,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有一次看漫画书时,小玉受到父亲的批评。父亲认为马上要中考了,应抓紧时间学习而不是看漫画书,情急之下对其进行了打骂教育。小玉当时伤心而泣,并且呼吸急促,一度嘴唇发紫,双手做用力状,持续2小时候后情绪渐渐平复。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小玉上课时突感胸闷、心慌、头晕、手脚麻木、忍不住用手抓自己的手臂,在班主任和同学帮助下,症状持续半小时后缓解,并在此后几天连续发作。与咨询师交交谈时情感协调,描述目前的心情是“感觉压力大”、“有点急躁”、“有点难受”,并伴有失眠现象。

1.1.2就医经历

家人曾怀疑小玉的上述症状是身体问题或精神问题所致,带她到医院做过全身检查,但没有发现躯体和大脑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儿童情绪障碍,没有精神问题。于是家人带小玉到心理咨询中心。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此问卷含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评定标准为:(1)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有时有;(3)大部分时间有;(4)绝大部分时间有或全部时间都有。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分值越小越好,分界值为50。

1.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干预。

1.3干预过程

1.3.1心理机制形成分析

小玉小学成绩优秀,升入初中后学习量和学习难度加大,而各小学优秀的学生又都集中到了一起,竞争激烈,原来引以为豪的学习成绩不再占优势,因而内心压抑,感觉难受。再加上恰巧进入青春期,性激素的分泌会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下丘脑神经过程总的趋势表现出兴奋性的亢进,就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矛盾,使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因此,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情绪和情感多变,带有明显的两极性 [2]。小玉当时未能理解自己烦躁情绪产生的原因,认为是自己有心理问题了。当时她同学关系挺好,能从同学关心中能得到点安慰,社会功能尚可,并未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但是在父亲强烈的斥责打骂下,在中考的巨大压力之下,她再也承受不住了,在应激事件下诱发了症状。

1.3.2认知调整

帮助来访者理解儿童情绪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学会并掌握条件性情绪反应原理,使其能够解释自己遇到的问题。如果一出现烦躁情绪就焦虑,就担心自己有心理问题,情绪反应就会越来越严重。长期如此,循环增强,就会最终形成条件反射,导致稍有刺激就烦躁、焦虑。而错误消极的认知评价又导致症状不断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出现胸闷、身体不适等躯体症状。通过举例分析,使其理解并认同干预的关键在于控制对每一个刺激(S)所产生的条件性情绪(E)(见图1)。

图1  儿童情绪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

帮助来访者认识到,父亲在打骂自己时S,焦虑情绪突然升高E,导致了一些躯体症状R,如呼吸急促,嘴唇发紫等等。这些躯体症状是焦虑产生的,只要焦虑下降,这些躯体症状就会消失。当学生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就不会害怕、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利于进一步的辅导和干预。

1.3.3暗示训练

在认知调整的基础上,通过放松训练重塑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在暗示训练之前,咨询师先给来访者讲清楚暗示训练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与其商讨情感组织者的内容,即什么样的风景或者情境想象能唤起她的积极情绪。接着在轻柔、舒缓的音乐背景下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想象放松、深呼吸等方法使来访者进入一种轻松、宁静的状态。在这种的状态下,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E),同时在指导语的引导下,让来访者对其产生的问题情境(S)进行想象,以此建立一种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见图2)。

图2 暗示训练建立的积极的心理过程

1.3.4愈后复发指导

在咨询过程中,让来访者做好笔记,加深对自己心理机制形成的认识,并将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和积极情绪体验等都记录下来。教会来访者自我诊断方法,遇到问题能用原理解释,并且知道用小程序放松将恶性循环及时打破,用积极的情绪和认知取代焦虑情绪和消极认知,及时调整行为,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此外,让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做运动,并辅以深呼吸、小程序放松、积极自我心理暗示等,通过自我的长期训练,使干预效果得以巩固,以此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2.结果

2.1焦虑自评量表测试得分

干预前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来访者进行测试得分为58,属于轻度焦虑,干预后得分为42,达到正常值。

2.2被试自我评价

小玉感觉自己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身体轻松了,睡眠良好,通常一觉睡到天亮。上课状态正常,情绪平稳,再没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能专心投入到中考复习中。

2.3班主任及家长评价

班主任反映她所有的症状行为都已经完全消失,上课和学习状态都挺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母亲也反映她在家做作业认真,学习效率高,注意力集中。

2.4咨询师评价

第一次进咨询室时,小玉脸色苍白,嘴唇发紫,面部肌肉绷紧,现焦虑、难受表情。干预后,她的情绪状态有了很大变化,面带笑容,眉宇流露出阳光、自信的眼神,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和活力。

2.5回访结果

1个月后电话随访,小玉情绪状态很好。父母说小玉情绪状态平稳,又变回到以前开朗、阳光的样子。半年后,电话随访,她的不良症状没有复发。

3讨论与结论

经过8次放松训练后,小玉的所有症状行为均已消除,能正常地学习和上课,与父母友好相处,社会功能完全恢复。本案例能取得明显治疗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来访者对咨询师非常信任,积极配合咨询,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而且咨询师自始至终给予来访者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坚信一定能康复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咨询效果的实现。第二,来访者症状行为的表现是条件性情绪反应循环放大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增强循环,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最终导致胸闷、抓手臂的症状。来访者在清晰地了解了自己心理问题形成的机制、干预原理和应对策略后,就能通过小程序放松将焦虑情绪恶性循环快速打破,将情绪慢慢降下来。经过8次治疗,逐步缓解症状,最终达到了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 郝伟. 精神病学第6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3] 金洪源, 王云峰, 魏晓旭.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顶(13) 查看评论(0) 点击:11590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